从滨州三棉下岗后,摆过地摊,卖过小吃,后来应聘做了一名保安。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懂一行,将对生活的热爱,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悄无声息的融入到平时的工作当中去,他就是滨州仁和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保安队员王波。
尤其是从干保安那天起,在工厂里养成的严守纪律、严谨细致、勇于负责的工作作风在王波身上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平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社会,关机时刻他能忘却自身的安危,挺身而出从火海中救出报复社会的素不相识的人,成为滨州街谈巷议的好保安。
火海救人的事情已经过去两年多,但王波两个胳膊、两个手腕,左胳膊胳肢窝烧伤留下的疤痕依然斑斑驳驳,“现在经常痒痒,忍不住了挠挠,有些地方还经常流血。”但起那次见义勇为,王波没有丝毫后悔,“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不会袖手旁观的。作为公司的保安,我的职业责任不允许我逃避。作为普通市民,我更有义务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勇敢站出来。”
火海救人的现场是怎样的呢?
2014年6月24日中午,天气很热,王波正准备下班回家,在步行路过渤海七路联通营业厅门口时,突然听到营业厅内大声喧闹,出于职业敏感,走近看到现场混乱的南边门口涌出很多人,一个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有人在大厅里想放火!”
于是,王波一面报警“110”和“119”,一面赶紧向营业厅跑去。营业厅内一男子情绪很激动,嘴里不停的喊着,“你们都出去,都出去,不出去我点火了。”110民警和营业厅工作人员劝说他,他却像疯了似的一点不听。波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该男子身边没人,他想再这样下去肯定出大事,伤人、损坏国家财产。
“我是一名保安,我有责任和义务制止犯罪,把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是我的职责,要想不让他点燃,就得先把可燃物抢过来。”王波回忆说。于是,王波悄悄地转到该男子身后,他的右边是广告牌,只能从他左边过去,就在他和110民警全身对峙的时候,王波一个箭步过去,俩手抓手他的左手与他争抢塑料桶,争抢的过程中液体从桶中涌出,洒到了王波的全身,王波死死的抓住塑料桶不放,这时男子说,“放开,放开,我点了。”
王波没有被他的恐吓吓到,用全力把桶夺过来,扔到一边,就在这时该男子点燃了打火机,王波和该男子顿时成了一个大火球,火光很亮!
“当时我什么也看不清楚,处于本能我想把衣服脱掉,刚脱下上衣就有人向我打灭火器,灭火器的干粉打到身上,火灭了,干粉和烟雾使我的眼睛睁不开,等我慢慢走出来时,那名男子已被民警带出大厅。”王波说,“当时一直有人问我怎么样没事吧,我不停的说没事,却发现身体已被烧伤。”
120来了后,营业厅的林主任和一名主管送我去医院,到医院急诊室后,一名大夫给王波看伤,王波却说:“大夫没事,给我包扎一下就行,下午我还要上班!”
医生边看王波的伤边说:“上班?你烧伤很严重!特别是左胳膊,需要植皮。”
王波本想没那么严重,可是一住进烧伤科,就是两个多月。王波把右大腿三分之二的皮移植到左胳膊和后背上,至今左胳膊抬不起,伸不直。
责任,是王波说的最多的一个词。他常说,不管干啥都得把责任承担起来。也正是他的这种责任担当意识,让他在2014年的“6?24放火案”中挺身而出,夺下了放火烧毁营业厅并自焚的当事人的油桶。当时,营业厅里还有没撤离的群众,大量的设备和手机,如果不抢下油桶,后果不堪设想。作为公司的保安,王波说,“自己的职业责任不允许自己逃避,虽然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些后怕,但再遇到这种情况,我还会迎难而上。”
这七八年来,王波先后在原造纸厂宿舍、北海花园、汽车西站、银茂大酒店干保安。尽管居民宿舍院、单位宿舍院、酒店停车场对于保安工作的具体要求都不一样,王波却说,只要按照岗位要求,责任尽到了,就能干好。
爱岗敬业的同时,王波时时处处奉献着社会。
2015年4月,一次上班的路上,王波捡到一个钱包。钱包内有现金3000元和10多张银行卡。王波把钱包原封不动的交到了公司,经公司派人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失主。失主孙维华找到王波,当场拿出1000元元要感谢他!被王波婉言谢绝后,又做了一面锦旗,送给王波所在的滨州仁和保安服务公司。
王波在热爱着社会、单位,这个大家庭的同时,对自己小家的热爱也不曾放松。他说,每周陪父母吃顿饭已是多年来的习惯,父母老了,每周回去看看,有时候买几个包子,买点菜,陪老人说说话,听听老人唠叨唠叨。老人对孩子没有太多的要求,经常看到自己,就感觉很满足。
王波说,“对妻子的父母,也是一视同仁。虽然离妻子老家有百十里地,基本上每月都要骑着摩托车陪妻子一起回娘家看望岳父母。小家好了,稳定了,自己在会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安心、舒心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