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功夫做平安“细活” 宿州精准推进平安建设助力群众安全感进入第一方阵
“我想通了,不能因为孩子残疾上楼不太方便,影响扶贫安置。”在严其华等3位乡贤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贫困户严雷与泗县屏山镇政府签订易地扶贫搬迁复垦协议书。随即一串新房钥匙交到了他的手里。
11月30日18时许,满满成就感的三位乡贤与《法制日报》记者分享着自己参加乡贤调解工作的精彩故事。首现于屏山镇的乡贤调解不仅在泗县开花结果,如今已经成为安徽省宿州市广泛推行的化解矛盾纠纷首选品牌。在“准、细、实、密”上下功夫,瞄准贯彻在先、防控优先、创新领先、省内保先、全国争先的“五先”工作目标,为宿州市综治平安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使这个皖北大市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综治平安建设连续4年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表彰。
绘准“责任图”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
“责任要准是做好综治工作的总抓手和牛鼻子。”宿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广斌说,通过抓责任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齐抓共管新格局得以形成。
近年来,宿州市切实通过贯彻落实到位、职责分工到位、考核奖惩到位“三个到位”,落实综治责任制。贯彻落实到位,就是做到坚持用第一议题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第一职责督促检查、第一速度汇报反馈的工作方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决策部署。职责分工到位,就是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宿州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县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其他班子成员的职责,并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促进统筹联动,齐抓共管,把综治工作真正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考核奖惩到位,就是通过建立督导评价机制,实行“每季度一督查、一排名、一通报、一会诊、一调度”办法,考核重特大案(事)件防控工程、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工程、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程、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夯实工程、综合治理创新工程等5方面内容,把综治平安建设落在实处,抓在常态。
据统计,近年来,宿州市综治部门先后对29个乡镇(街道)实行了重点管理和工作警示。
拧紧“基础阀”提升共建共享新水平
“在这里有关综治平安建设的褒贬,我们都能听得到。”灵璧县专门设立综治信息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收集整理社会各界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解决、采纳或决策,拉近了与社会公众的距离,吸引了社会公众参与。
基层基础是做实、做好综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宿州市各级综治部门通过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全市各级综治组织机构健全,乡镇(街道)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共325人。依托原有的县乡村三级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调试上线综治“9+×”系统,综治中心的指挥调度平台、枢纽平台、实战平台、基础平台的功能逐步显现。在村、居综治组织建设上,初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法综治组织为骨干、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
“我们全面推行平安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农村原则上以自然村形成一个网格。”宿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赵学东说,在全市范围内共划分810个网格,整合社区两委干部、社区专干等管理服务资源组建网格员队伍,以网格化管理促进基层服务管理资源和力量整合,推进社会隐患主动排查、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服务管理及时跟进,实现了“小网格、大民生、小团队、大服务”的管理,有效提升了平安建设水平。
做细“管服活”取得联动联调新成效
在萧县法院有一个家事调解室,由法院与妇联联合成立,聘任各界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士担任家事调解员,对涉及家事的案件进行诉前、诉中调解,用柔性手段化解众多家事矛盾。与此类似的泗县乡贤调解工作室、灵璧社情民意恳谈会、砀山红白理事会、埇桥区“和为贵、大家谈”调解机制,都以连接乡土人情、维系邻里关系的独特身份优势和文化内涵,走精细化化解矛盾纠纷的道路。
近年来,宿州市通过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矛盾纠纷经常性排查、研判、处置机制,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个性化调解工作室建设,大量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增强了广大群众在平安建设上的满意度。据统计,去年,宿州市共排查矛盾纠纷18578件,调处18309件,调处率98.55%,共防止民间纠纷转为刑事案件121件,制止群体性械斗34件,防止群体性事件66件。
“我们把做细管理服务,作为做好综治工作的基本功和必修课。”赵学东说,做细管理服务,就是坚持在服务上下功夫,变管理为服务、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收到良好效果。
近年来,宿州市相继开展了“平安短信进万家”“法律六进”“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活动,并充分利用网站、新媒体等宣传载体,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有效提高了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对社区服刑人员、问题青少年、精神病人等高危人群,分别出台管控、救治、帮扶措施,通过关爱救助实现了服务管理相统一。
织密“防控网”形成群防群治新局面
“现在不用看着牲畜睡觉了!”泗县枯河村湖半岗庄村民周聪堂指着村头的监控探头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枯河村地方偏僻,往年冬天群众养的家禽、猪羊和财产被盗是经常的事,自从今年6月安装视频监控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被盗现象,让群众享受到了平安建设的获得感。
宿州市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整合“天网工程”“蓝天卫士”及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基础上,分县区投资数千万元对重点区域、重要路段、重点部位添加高清晰探头,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天网工程”3000个监控探头和530个农村“蓝天卫士”高清红外探头,建设各类道路交通监控759处,并开展全市区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整合共享工作,构建弥补人防、物防不足的技防体系。
“只有防控密了,没有死角,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举,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才能充分释放。”许广斌说,在实行村居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宿州还大力推行3+2+N防控模式,就是3名民警加2位村居干部再加N名志愿者的模式,建立以村(居)民警为指导,村居干部、平安志愿者为骨干的治安防范小组,对各网格实行定人定岗责任制,全天候值班备勤,形成人防、技防相结合,点、线、面一体,协调统一的治安防控体系。
目前,宿州市群防群治队伍总数2868支,人员总数78630人,其中保安队伍、平安志愿者队伍、楼栋长等共33900人,全市每万人拥有群防群治人员数量1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