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需求单元:群众的需求在哪里,网格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点击量:
雷家畈村的实践,是夷陵区积极倡导的“村党支部(村委会)+社会服务组织+需求群众”的“3+”新型乡村治理与服务模式的生动体现。这一模式,反映了夷陵区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的根本逻辑:一切工作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在乐天溪镇下岸溪村,夷陵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群工部部长田红向记者分析了他所长期思考的问题:“过去,我们简单地根据户籍人口划定网格,认为群众都会待在网格里等着政府送去服务。而实际情况如何呢?以我们所在的下岸溪村为例,这里80%的村民有80%的时间都不在网格内。这样一来,何谈服务? ”
时间、空间的变化,倒逼党政部门转变思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夷陵区提出打破时空限制,根据村民需求划定网格服务单元。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政府的服务就应该延伸到哪里。 ”田红说。在此基础上,根据群众不同类型的需要和诉求,他们采取利益连接、感情连接、兴趣连接、公益连接等形式成立社会服务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居民自治,在群众中发现和培育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实力的能人发挥引领作用,大大激发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基层干部的作风也在发生积极转变。如今,下岸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一改之前的坐班状态,主动走到田间地头、来到村民中间,送服务到基层、送服务给百姓。该村建立了干群微信群,党员干部将走访时获取的群众诉求在微信群中及时反映交流,村民们则将需要找村干部办理的事项,直接在群里对接。
如今在夷陵区,像下岸溪村党员干部一样的“网络村干部”有近千名,平均每天处理各类事件信息500余件,真正将网格服务延伸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夷陵区还依托已形成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应用的基础上,将政务服务审批系统延伸到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形成区、乡、村三级互动审批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村民办事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