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订餐乱象管理

点击量:

        网络外卖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宠,这是“互联网+餐饮业”模式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新变化。然而,在让众多消费者的“胃”有依靠、足不出户即可坐享附近美食的同时,网络外卖背后隐藏的乱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2016年315将网络订餐乱象经由媒体的曝光之后,职能监管部门终于出手了。最近,四川省就出台了《关于加强第三方平台网络订餐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订餐平台要“三证”齐全,送餐时间不超过2小时,出现“黑作坊”将强制“断网”,消费权益受侵害平台要先行赔偿等,目的是让消费者订餐安全、快捷、放心。

 

深度解析
  •  

    [权威论述]

    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习近平

    [乱象产生的原因]

    网络订餐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常见形态,而且呈爆发性增长的趋势,在这样的变化速度之下,传统的监管手段就显得措手不及。与拿起手机在订餐平台上叫个外卖相比,相关部门的监管手段对“互联网+”适应无疑要艰难很多。一方面,互联网的“无地域性”,让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无法施展;另一方面变化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实名制”等等这些刚开始还能奏效的方式,可能瞬间就会被轻易突破,冲破食品安全的监管防线。新的《食品安全法》不可谓不重视网络订餐这样的新业态,但是不能不承认的是,法规的新改进也遇到了新问题,而且问题出现得还很快,充分体现出了网络社会的变化频率和监管的复杂性。

    平台准入的利润至上,让“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轻轻松松成了展示用的“马甲”;极其庞大的交易量,让传统的安全“抽查”、信息“上报”等监管模式效用也微乎其微。有人把这种管理方式上的衔接断裂称为“阵痛期”,网络订餐急速爆发,经过最初的野蛮生长,很容易因为“不好管”而出现粗放无序的乱象。

    [管理难点分析]

    “互联网+”的概念意味着,互联网要与其他行业搭配,才能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提升价值。以网络订餐服务为例,从消费者下单到食物的制作、配送,涉及的主体很多,远不是一个软件那么简单。我们对一家餐馆、一个网站怎么管很在行,但一个网络平台连接起无数餐馆,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该怎么管,可能就缺少点经验了。“互联网+”时代,会产生很多社会治理的新课题。

    与网络约租车等服务一样,网络餐饮消费如何准入、如何监管,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备受关注、也极具挑战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新业态,既要避免“一管就死”,管得太细太具体,扼杀了行业的活力;也要避免“一放就乱”,监管跟不上,让投机者得利、消费者受损。这确实考验着管理部门宏观的智慧、微观的耐心。

    [对策措施]

    中公教育认为,制度要从纸面到落地生根,不可或缺的是有效执行。要让制度真正发挥效力,职能部门要能够积极主动承担职责,在于督促职责履行的监督和问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从监管层面讲,必须界定好外卖平台与接入餐饮商家之间的关系,规定好责、权、利的主体。平台负哪些责任、餐馆负哪些责任,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由谁来管,“谁的娃娃谁抱走”。同时加大市场检查系统、市场评价系统的建设,线上线下一起建构起良性的市场秩序。

    对于各个网络订餐平台来说,也应该有更多自律意识。没有品质与口碑保障,丢失市场与份额是“分分钟”的事儿。

 

热点资讯